松果智库发布《中国电动自行车防预性驾驶报告》
报告显示,2016年—2020年我国电动自行车肇事事故连续5年增长,当前中国电动自行车交通肇事事故占所有非机动车的75%,用户缺乏交通风险意识是酿成事故的主要原因。同时,该报告总结了电动自行车“防预性驾驶十原则”安全指南,从佩戴头盔、拒绝骑行时玩手机、识别盲区、规避“鬼探头”等方面,介绍电动自行车防预性驾驶相关知识。
行业需提升事故“事前预防”能力
报告显示,中国电动自行车的年产量超过3500万辆,保有量则已达3.5亿辆,均为世界第一。电动自行车已成为城市短途交通的民生刚需,而共享电单车也在各类城市特别是下沉市场广泛覆盖,当前覆盖全国49.2%的县级行政区。
然而,随着电动自行车的普及,事故率也不断攀升。松果智库对全国228个城市交警访谈的数据显示,当前电动自行车事故率达0.91%。同时,报告显示,电动自行车交通肇事连续五年出现同比增长,在非机动车品类中占比达75%。
报告显示,虽然事故率增长较快,但如果能有针对性地做好安全防护,即可大幅提升安全性。以当前交警部门大力推广的“一盔一带”政策为例,该政策开展以来,电动车肇事死亡人数首次实现了负增长。
近三成用户有骑电动车玩手机的习惯
松果智库近期对全国50个城市的交警及全国3000名电动自行车驾驶人进行问卷调研,数据显示,电动自行车事故原因与驾驶人缺乏安全意识密切相关。
基于交警的调研数据显示,电动车事故的时段主要集中在早、午、晚的高峰时段。综合各地交警反馈的信息显示,违反道路通行规则、注意力不集中和未保持安全车距,是当前电动自行车事故的主要原因。
交警数据显示,约有40%~50%的电动自行车事故是由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导致的,事故的高发路段为十字交叉路口、人行横道和机动车道上。
报告显示,有将近30%的用户有骑电动自行车的同时使用手机的习惯。报告引用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中心相关论文的数据,一边骑车一边接打电话,发生事故的概率是平时的2.8倍,而一边骑车一边玩手机、刷视频、看微信等,发生事故的概率则是平时的23倍。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驾驶人研究室相关负责人认为,相比机动车特别是汽车,电动自行车的安全防护严重不足,面临的交通风险更大,事故的伤亡情况也十分严重,电动自行车也急需加强“防预性驾驶”宣传。
防预性驾驶重在提升风险预判能力
报告总结了“防预性驾驶十原则”安全知识,主要分成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保持安全持行状态”,重点介绍对车辆状态和驾驶人状态的检查工作,其中针对头盔,介绍如何正确选择和佩戴头盔。同时,针对电动自行车载人、载货等也介绍了相关知识,并着重强调了杜绝酒后驾驶、疲劳驾驶、开“斗气车”,以及骑行时分心、单手骑车等行为。
第二部分是针对不同场景中防预性驾驶的应用,针对路口穿行、保持安全车距、识别盲区、规避“鬼探头”、应对恶劣天气以及避免事故中的二次伤害等不同的行驶场景,介绍相应安全知识。
《报告》中指出,电动自行车骑行驾驶人要特别注意识别大货车“盲区”。大货车右侧转弯时形成的“内轮差”盲区,又被称为“死亡盲区”,如果电动车驾驶人在大货车右侧骑行,被卷入车底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鬼探头”是指驾驶人在行驶途中,与自己交叉通行的人或车恰好被其他车辆、墙角等障碍物挡住,导致驾驶人前一瞬间还看不见被挡的人或车,后一瞬间人或车就突然出现。应对“鬼探头”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给自己留足反应时间,当视线内有遮挡物时,提前减速或停车,观察清楚之后再通过。
全国30多城启动防御性驾驶安全宣传行动
“为了通俗易懂讲解这些知识,我们专门制作了一份安全宣传折页,以漫画的形式面向全国各地市民发放,介绍相关知识。”松果智库相关负责人介绍,强国电单车运营方——松果出行联合全国30多个城市交警部门在12月2日当天开展了“防预性驾驶”安全宣传行动。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减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发生,根本在于预防,防预性驾驶就是两轮车特别是电动自行车驾驶员应当学习的安全守则。
报告同时倡议,政府、企业和驾驶人需要多方共建防预性驾驶出行环境,政府部门需要加大执法力度,电动自行车的生产企业须加强车辆硬件安全管理,共享电单车的平台企业加强用户安全提醒。广大市民群众自觉遵守交规,积极学习防预性驾驶知识。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规划所副所长盖春英指出,共享电单车相较于私人电动自行车而言,在车辆自身质量安全、充电安全、停放秩序、骑行安全等方面更有保障,监管手段和成效更加可控。“未来,共享电单车将会在城市交通系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培训科研总督导张柱庭认为,这个报告首次提出“电动自行车防预性驾驶”的概念,开展“防预性驾驶”宣传教育很有必要,能够更好地让每一位电动自行车驾驶人有效提高交通风险防范能力,参与到交通安全提升中。
编辑:admin
【声明】:本站所刊载内容来自互联网及企业媒体,旨在传播和宣传,若有涉汲到侵权的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
本站发表的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所有观点由作者负责。投稿信箱:jbc@jsbicycle.com